刷着短视频,手机突然跳出一则诱人广告:“下载番茄小说,简单操作立赚35元!零门槛提现!现金秒到账!”手指似乎不听使唤地滑向下载按钮——只需点点屏幕就能轻松赚到几十块钱?这等好事当真存在?还是精心设计的新型广告套路?
番茄小说这类“轻松领现金”广告,铺天盖地,吸引力实在不小。它们的话术通常极具迷惑性:
- 高额且确定: 动辄宣称“轻松赚35元”、“必得50元”,金额具体且诱人,远超普通阅读平台奖励。
- 操作超简易: “点击就送”、“看会儿书就到账”、“无门槛提现”等描述,极力淡化用户需要付出的时间和努力。
- 到账极速: “秒到”、“即刻提现”等词汇制造紧迫感和可信度,仿佛真金唾手可得。
无数用户下载体验后发现,现实与广告描绘的“美好图景”相去甚远:

- “0元提现”?门槛重重! 广告宣称“零门槛提现”,实际任务奖励多为“金币”或“元宝”,需要积累到相当高的额度(如30元、50元)才能发起提现操作。初期任务奖励金额微小,凑够提现门槛可能需要完成大量、极其繁琐的任务。
- “简单操作”?耗时费力! 所谓“简单操作升级”背后,是*没完没了的邀请好友助力、观看广告、完成特定阅读时长、参与平台活动*等复杂且耗时的步骤。每一步的现金奖励非常有限。
- “几十块钱”?缩水严重! 广告中承诺的“35元”、“50元”更像一个吸引眼球的钩子。用户实际操作后发现,绝大部分收益需要付出远超预期的努力,且越接近提现门槛,任务难度越大,奖励越少,最终实际能提现的金额往往远低于广告承诺。
- “秒到账”?漫长等待! 即使用户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攒够提现额度,申请提现后到账时间也并非广告宣传的“秒到”,通常需要24小时甚至数天审核处理,充满不确定性。
这类诱人的广告是否直接构成法律定义的诈骗?
- 法律上的诈骗核心在于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,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“自愿”处分财产(如直接转账)。
- 番茄小说这类平台本身是真实的,应用可下载使用,阅读功能正常,也的确提供了某种形式的“现金”奖励通道。用户没有被直接骗取银行账号或者转账资金。
- 关键问题在于广告宣传的“简单操作立赚几十”是否构成严重的虚假宣传或误导? 平台在广告中夸大了奖励的易得性、金额和速度,用户基于这些信息下载,结果发现需要付出远高于预期的成本才可能拿到低得多的收益,甚至付出努力后可能因各种规则限制(如好友助力人数不够)而无法提现。这种显著落差是否属于欺骗性诱导?
虽然是否构成刑事诈骗需个案具体分析,但这类广告明显存在严重的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嫌疑:
- 违反《广告法》: 广告应当真实、合法,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,不得欺骗、误导消费者。“简单操作立赚几十元”的宣传语显然违反了这一原则。
- 违反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: 使用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,欺骗、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属不正当竞争。
- 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: 未充分告知用户获得奖励的真实门槛、难度和潜在限制,导致用户基于错误信息做出下载和使用决策。
面对铺天盖地的“轻松赚钱广告”,如何保护自己的钱包和时间?
- 警惕过高承诺: 对“简单操作立赚大几十”这类过于美好的承诺保持高度警惕。
- 深挖规则细节: 下载前务必查看用户评论(尤其差评),了解真实的提现规则、门槛和用户实际到账情况。
- 计算时间成本: 清醒估计完成所有任务所需的时间和精力成本,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值得。
- 明确初心: 如果是为了阅读,关注书籍资源本身;如果为了赚钱,需明白此类任务赚钱效率通常极低,付出与回报难成正比。
- 积极维权: 若认为广告严重虚假误导或遇到提现无故被拒,可截图保存证据,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(12315平台)或消费者协会投诉举报。
在各类“赚钱APP”信息鱼龙混杂的今天,保持清醒认知、绕过营销陷阱、避免陷入“为了提现而疯狂刷任务”的时间陷阱至关重要。 与其耗费大量时间在收益渺茫的任务上,不如把精力投入真正能创造价值的事情中。
U客直谈深耕APP推广领域多年,专注于提供一手推广项目信息与行业洞察。 平台严格审查推广活动真实性,帮助用户辨别可靠渠道,远离夸大宣传的推广陷阱,助力推广行业更透明、更高效地发展。
版权声明:除特别声明外,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APP地推拉新网,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出处!